“这是我17岁时入伍的照片。”“这是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穿过的军装。”“这是1979年随我上战场的军毯和军鞋……”在春晖路街道新华社区刘太忠家中传来了这样的话语。
近日,运营二公司2号线白居寺乘务车间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刘太忠家中,参观他自建的家庭党史陈列室。刘太忠是1969年入伍、1970年入党,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名老党员,党龄已有51年之久,虽然现在已经70岁了,但精神矍铄。为了纪念从军经历,在家人和战友们的支持下,他专门腾出家里10平方米大的一个房间用来收藏近百件参军时期老物件。
轨道集团党员们的到来让刘爷爷很是高兴,“你们已经是第19批来我家陈列室参观的客人了。”刘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自己特意准备的小教棍,开始讲解陈列室内藏品背后的故事。这间“袖珍”的家庭陈列室看上去简单,内容却颇为丰富,老照片、老物件、老信件……无声地诉说着刘爷爷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和参军报国的人生经历。
“这个证明是我支援汶川缴纳的特殊党费2084元”“这是我们部队的回忆录,上面哪些战士立过什么功,都写得清清楚楚。”“我建家庭党史陈列室不为别的,只希望用我的行动影响更多的身边人。”“这是我和战友的合影,他已经牺牲了……”刘爷爷哽咽地,讲到战友的遗物时眼眶湿润了。
从刘爷爷的讲述中党员们能切实的感受到那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他们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永远铭记为国为党为人民牺牲的革命英烈们。”“正是这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模范榜样舍小我顾全大家、前赴后继,埋头奋进才成就了今天强盛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