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交通开投人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继续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优化打造“公交上的生活圈”,在提升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开投晓微”联合上游新闻推出"我们这五年"系列人物专题报道,用文字带着大家去了解20位耕耘在重庆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融资投资、建设施工、运营生产、经营开发、人才培养、产业拓展等战线的默默奉献、坚守付出的开投人,记录他们的真实、书写他们的不凡之处。
交通开投租赁公司总经理 罗本祥
“工作,要讲究效率,埋头苦干是好的,但方向错了,就不行。”
“不懂没什么关系,但要多学习,如果又不懂又不学,在这个岗位上就是‘虚度’。”
……
整个采访中,重庆交通开投租赁公司总经理罗本祥说,自己的工作生涯,几乎是一路走来一路学,2018年底从交通开投集团纪检监察部门调入安全运营部,具体负责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和运营管理工作。这种学习精神,支撑他干了很多岗位。
罗本祥的办公桌前,摆着一本《融资租赁在中国》的图书,这本书的内容,与他所干的工作息息相关。
“我本身是学交通运输的,读书那会儿,确实没想过交通会与融资租赁有啥关系,现在从事这个行业,就要‘专’和‘精’。”从过去的道路运输管理局到交通开投集团纪检、安全运营部门,又到负责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类金融企业,罗本祥说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城市交通的“摆渡人”,把出行的便利、交通的便捷,通过摆渡的方式,送到群众的跟前。
为坐车请人把孩子递上车
他发誓要在交通行业做出点成绩
1987年,罗本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学校毕业后分到重庆交通行业上班,当时,学交通运输的他发现,城市交通运输短板很多。
上个世纪80年代,罗本祥在南坪回龙湾的一个公交车站前,准备坐车。一群急切上车的乘客围着一辆进站的公交车,一边拍打着车门,一边想挤上车。为了让孩子上车去读书,一名妇女把年幼的孩子托起,交给前面的乘客,请他通过车窗,把孩子递到车厢里面去。
此时恰逢夏天,公交车内没有空调,乘客们汗如雨下,苦不堪言。
“这一次印象深刻,也为我后面的工作埋下了伏笔。”罗本祥说,那会儿,满脑子就在想,既然自己做的就是交通运输的工作能不能把交通运输搞好?搞出一点成绩?
多年过去,重庆市公共交通运输状况早已大为改观:公交站点星罗棋布,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穿梭在山城的大街小巷,让乘车出行变得十分便捷。
大路连接小路
重庆公交跑出山城特色
相比平原城市,重庆的公交发展并不容易。
轨道交通不发达时,公交车全部沿着城市主干道运营,同样一条线路,相似方向运营的公交车线路多达两三条,那会儿,公交车依序进站造成的堵车,还被媒体称为“公交列车”现象。
后来,轨道交通路网陆续开通运营,选择轨道交通的乘客越来越多,而公交出现“吃不饱”的现象。
另一方面,一些非主干道的居民,却在反映出行不方便,出门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坐上公交车。
“早些时候,轨道交通和公交是两个系统,都以自身需求为导向规划站点,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一个公交站点去往一个同名的轨道站点,所需时间较长,给市民出行增加了困难。”罗本祥说,到集团安全管理部(运营管理部)任职后能充分依托交通开投集团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一体化优势平台,就是解决市民出行的真正困难,为提升市民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尽心竭力。
罗本祥在交通开投集团安全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工作时,到一线调研
2019年8月的一天,罗本祥到轨道铜元局站周边调研,发现这里的交通问题很多——出轨道站旁边停满了三轮车,管理无序,市民出行不方便;道路状况差,没有相关设施及标志标识,不具备开行公交线路的条件;居民想要从这里步行前往最近的公交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调研结束回到集团,罗本祥立刻着手推动轨道铜元局站轨道与公交一体化接驳项目的实施。
为此,一方面,罗本祥多次找市交通局及辖区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恳请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他积极督促公交集团做好公交开行的前期准备工作。
罗本祥(右一)充分了解居民出行情况
2020年8月,铜元支路临时公交首末站建成并投用,社区巴士324路正式开行。“这样一来从铜元局轨道站到附近居民区的通行就不再依赖那些三轮车啦。”罗本祥笑着说。
最远换乘不大于100米
公交与轨道携手打起了“公轨衔接”牌
铜元局轨道站,只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老百姓便捷换乘,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大力推动公交轨道一体化提档升级,在一体化换乘项目实施后,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轨道出入口100米内公交换乘全覆盖,70%的轨道站点公交换乘距离小于50米,部分站点更是实现“零距离换乘”。
“我时常站在方便市民出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平时工作中也始终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让老百姓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罗本祥说。
本着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精神,罗本祥提出了大量实实在在解决居民出行问题的措施。据粗略统计,依托公交轨道一体化提档升级,在重庆中心城区,每天约有50万人次的居民出行因此受益。
深深爱着公共交通运输事业,身在安全运营岗位,肩负着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安全服务与运营工作的重任,罗本祥始终把“安全无小事”这句话铭记于心。
“安全工作有着特殊的性质,其中一条就是‘有事情就要在岗位上’。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坚守岗位是为了让广大居民的出行更加安全舒适。”罗本祥说。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狠抓责任落实,加强重点管控与风险源头治理,让安全管理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交通开投集团2019、2020、2021连续三年发生责任死亡事故同比大幅下降,均为历史最低。2021年,实现安全生产有责事故“零”突破,连续三年在全市国资系统安全考评中取得最好成绩,为重庆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稳保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此时,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不仅要肩负起维持城市运行的职责,还面临着防控疫情风险的重大压力。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疫”中,罗本祥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工作强度。但他始终坚守初心,勇挑重担,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团结带领部门同事站好岗、担好责,收集资料、分析数据、调研一线,制定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预案、方案;到了晚上10点,他又要赶往交通局开会,散会时往往已是第二天凌晨。他以“交通开投人”的责任和担当,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保通保畅各项工作,为重庆市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2020年10月,交通开投集团获评全国抗疫先进集体,罗本祥个人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疫先进个人”,还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道路运输先进个人”“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
罗本祥有着30多年的党龄,这比部门许多年轻同事的年龄都大。
工作期间,他一方面以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同事,一方面也以一位“老大哥”特有的亲和力关怀着部门里的年轻人。
在安全运营部其他同事看来,罗本祥就是一位朝气蓬勃的老同志,仍持续在公共交通运输事业里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这也正如罗本祥常说:“我热爱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融资租赁的新时代
为城市交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重庆市交通设备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一家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国内第六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2022年5月,已经在安全运营部工作三年多的罗本祥调任重庆交通开投租赁公司总经理。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罗本祥到任后,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控风险,抓客户,拓经营,加强行业内沟通,推动交通租赁公司经营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在业务结构上,他把经营目光聚焦于轨道基建、新能源、绿色金融、高端装备、乡村振兴、民生幸福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赋能交通开投集团产业链,以实际行动服务重庆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在创新项目上,他围绕交通开投集团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空间服务领域,团结带领经营管理团队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加快盾构产业链金融创新业务攻关,并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重庆轨道15号线、24号线多台盾构装备落地,今年11月20日,交通租赁公司首台大直径复合式TBM盾构机顺利始发,并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贡献“租赁金融力量”。2022年,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交通租赁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仍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成绩斐然,绝非偶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铁、城际和轨道网络无缝衔接、公交一体化运营等产业领域的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中,明确支持重庆、成都两地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国西部金融中心。这为交通融资租赁公司进一步落实“产业+金融”战略转型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罗本祥说,作为一名党员,要有螺丝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支持他一路走来的精神和动力。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交通开投集团 记者: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