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开投集团九号线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苗心厚
51岁的苗心厚,是山东汉子,也是重庆女婿。
22岁刚从大学毕业时,苗心厚被分配到中铁十一局重庆分公司上班,也就是在彼时,他认识了爱人,成为一名地道的重庆女婿。
2012年,远在郑州工作的苗心厚为了和妻子照顾岳母方便,放弃在郑州已经取得的事业与成绩,带着妻子回到重庆,一切又从基础开始。
但皇天不负有心人,从零开始的苗心厚没有叹息过去,而是一股脑地扎在重庆的工地上,特别是2017年,他进入9号线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工作,从建设模式的变更、增加建设邮轮母港站、保障鲤鱼池站的开通、攻克虎头岩隧道塌方工作,一桩桩一件件都证实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如今,苗心厚是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所属重庆轨道九号线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2020年被评为9号线优秀管理人员,2021年被评为市国资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他也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告诉大家,只要认真努力工作了,就一定会有成效。
从郑州到重庆
他入职工作难度最大的9号线
2009年,当时还在中铁十一局的苗心厚负责郑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建设工作,由于工作作风非常踏实和严谨,得到了业主方郑州轨道集团的高度认可,工程结束后,他被甲方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郑州轨道集团,负责一号线的运营与维护。与此同时,他远在重庆的妻子和孩子,也一并随他进入郑州。
苗心厚告诉记者,当初去郑州时,岳父母心中万般不舍,“一来,他们故土难离;二来,也舍不得女儿远走他乡。”为了让老人安心,他做出承诺,即便去郑州也只是为了工作,以后退了休,还是会回到重庆的。
然而,后续的发展还是超出了当时的预料。
2012年,苗心厚岳母生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爱人只能回渝照顾岳母,“为了一个家的完整,我向组织提出申请,看能否帮我想办法解决工作调动的问题。”
最终,在郑州轨道集团的协调下,苗心厚从郑州调入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
2017年,他又在组织的安排下调入9号线工作。去这里工作之前,领导就告诉过他,此去9号线,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他想办法克服。
从PPP到EPC
模式转变同时他写出6.4万字文字资料
原来,9号线过去采用PPP的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权责不清,施工推进难度很大。
2019年,9号线的PPP建设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从商品模式名单里剔除,当年4月份,苗心厚就开始着手搞模式整改,改为EPC的总包模式。
EPC又被称为总承包模式,和PPP相比,多头管理的难度解决了,但暗自滋生在模式当中的“头”还是需要细细清理。
为了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在模式更改初期,由于很多标段没有业主单位,为了不影响工程的进度,苗心厚一人承担着6个标段的业主代表角色。
“一个人承担一个标段的业主代表,任务都很重,更别说我6个标段了。”为了确保每个标段的建设情况了然于胸,苗心厚几乎没有休息日,每个周一到周日都能在工地上看到他的身影,好不容易在工棚里看到他,他又拿着笔在不断地复盘看到的问题及构思对应的答案。
从2019年6月开始,以《关于适应九号线一期工程项目PPP建设模式变更为EPC总包模式保障建成通车目标 提升合同履约行动》为名的七本工作手册陆续在工地发行,作为内部流通的手册,这七本册子记录了9号线一期事关安全、进度以及综合等各个篇章,详细地记录了各种问题的应对手法,对后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依的查询方式。
抢抓工期建邮轮母港站
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工程建设模式总算抓顺了,工程也进入正轨,苗心厚又遇到了第二个考验:增修邮轮母港站。
2020年12月,为了今后旅游的需要,政府提出需要增加邮轮母港站的建设。而这时整个9号线一期的轨道和电缆都已经铺设完毕,如果单独加一个站,不但工期不够,还需要把建好的轨道拆掉重新来过。
但指令就是命令。
一方面,他指挥工人拆掉已经铺设好的轨道和电缆,一方面,他又紧锣密鼓地抓车站建设,根据建设的需要,修建一个地铁站需要19个月的工期,而如果要在2021年7月1日实现全线轨通,仅剩下7个月的工期。
“从来没想过不完成,那会儿一门心思就是努力干,想办法完成。”苗心厚说,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部的业主代表采取轮流24小时现场值班,协调现场监理,为了提升施工效率,通过精兵简政抢抓工期的方式,2021年6月28日,邮轮母港站完工,顺利为轨通保障了先决条件。
苗心厚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其实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全部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建设,这就和轨道的建设是一个道理。“只有一根轨道一根轨道扎实地铺设,才能成就品质工程。”
据了解,苗心厚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疫情来临时,为了能让工地尽快复工复产,他带领部门的小伙子们勇敢“逆行”,分赴在9号线各个标段查看疫情防控情况和工地复工准备情况,慰问坚守一线的值班人员。
他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许许多多9号线的建设者们一起,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精神,为城市的交通出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