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交通开投人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继续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优化打造“公交上的生活圈”,在提升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开投晓微”联合上游新闻推出“我们这五年”系列人物专题报道,用文字带着大家去了解20位耕耘在重庆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融资投资、建设施工、运营生产、经营开发、人才培养、产业拓展等战线的默默奉献、坚守付出的开投人,记录他们的真实、书写他们的不凡之处。
交通开投科技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副总经济师 孙红梅
她,自称是企业的“坚守者”。在过去的工作时光里,见证了企业从零起步,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
她,在企业做了多年的内勤工作,深谙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于是,在她所在的企业,用制度说话,成为企业对内对外遵守的底线。
她,是管理出身,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主动承担起对外业务推广的重任,从零学起,用“值得信赖”和“用心服务”这两块金字招牌,打动合作方,最终签下订单。
她,是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副总经济师孙红梅,一个在困难面前从不说“不”的女强人。她用她的奋斗故事,折射了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公司这样一家市场化国企,在市场经营浪潮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的故事。
用踏实的工作服务客户
她为国企接轨市场提供了可参考经验
孙红梅说话,一直不疾不徐,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2016年,为推动公交一体化,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优化、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在此背景下,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诞生。
自此以后,科技公司成为依托于重庆公共交通的大发展和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示范效应,深耕于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一步一个脚印,利用"管理+技术"的核心产品坚持"走出去"战略,逐渐成长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智能出行的引领者。
在科技公司,有两个重要的事业部,一部负责对接轨道,二部负责对接车联网行业。2019年,二部总监调整了岗位,而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该谁上才好?
当时,领导找了很多中干,希望有人接手这一职务,但由于销售又是企业中的核心,很多人对此信心不足。
就在这时,同样与领导谈过话的孙红梅决定,接下这个别人眼中的“困难”,“虽然我嘴上说的是一试,但其实,这样一个事关上百人的工作,必须要全力以赴,才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孙红梅说,她服务的第一个客户,是同样属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的枢纽集团。
孙红梅说,由于当时枢纽集团在信息化建设上还需要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为了更深入透彻地了解各企业平台的作用,孙红梅带着枢纽集团各部门的负责人前往企业服务的港务、高速、公交等行业去参观。多次拜访客户,深度挖掘枢纽集团信息化需求,真诚服务客户。
“信息化,就是通过科学的信息收集,为我们的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大数据的支撑。”最终,在所有企业公平竞标的情况下,科技公司一举夺得枢纽集团智慧枢纽协同项目建设。
接下来的第二个重任,是服务于重庆公交ERP系统平台升级项目,这一系统,是科技公司为交通开投公交集团打造的,涵盖公交集团大部分公交经营生产任务,涉及基础平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线网管理、营运管理、机务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收银管理、维修保养管理等多个管理层面的系统,为公交集团日常工作提供有序的大数据保障。随着公交集团及下属单位在公交ERP系统平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平台的数据量也将随之大幅增长,目前技术架构难以以支撑公交集团未来业务发展需要。
“我接手这个任务以后,心理压力非常大,如果升级不成功,将会影响到公交集团运营工作的正常运行,公司的声誉也将会受到影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于是,她又开始谋划着ERP系统平台升级工作。升级工作开展前,她专程从北京请来技术专家指导工作的开展,多次论证项目的必要性,聘请项目管理专家出谋划策。同时,要求项目组在升级开展时,做到项目前充分沟通,项目中实时跟进,项目后售后响应。利用日报、周报、周例会、项目会,梳理项目计划、过程中项目是否按计划实施,每个计划执行的情况,分析项目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对出现的问题整改进行追踪、反馈考核,建立项目督导机制。孙红梅把这两处任督二脉打通以后,后续升级工作也开始上了正路。和团队并肩作战,圆满完成项目的升级工作。
搭建八大管理体系
为企业对外合作建立强大风险屏障
在领导的眼中,孙红梅给他们的印象是做事踏实。
孙红梅说,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特长,如果说自己比较勤奋或者踏实,她倒是比较认同,“我今年50岁,说实话,很多工作可能都没做过,但只要让我做我肯定是踏实地干好一件事情。”
2022年,是特别艰难的一年,孙红梅说,市场上多数科技企业倒闭,公司艰难前行,2022年11月项目逐渐进入良性,在公司最佳的黄金签约和项目收获的时候,受疫情管控反复的影响,多数项目停止了。
科技公司一方面要对外开展业务,一方面必须控制项目风险。为了加强项目的风险管控,建立了客户信用调查机制、项目评估机制,让销售人员在做业务前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信誉、资信状况等,从市场、资金、技术等多角度评估项目风险。在评估中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执行效果不打折扣,在她一贯严格要求下,销售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渐提高。在项目采购工作中,她与团队完善采购工作,规范采购行为,严控采购成本。2022年为公司节约采购成本和项目上的成本涉及节约资金上百万元。
孙红梅告诉记者,2022年,企业在得知某国有大型集团需要采购一批与交通相关的智能设备时,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提前构思客户可能会咨询的问题、专业的回答技巧,通过公平的竞争,拿下这笔订单。
而在之后的合作中,科技公司又和对方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相互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互相渗透,合作的效果达到了空前。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想,为何国企对对外拓展业务有如此高的要求?
孙红梅解释,作为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的下属企业,科技公司诞生的初衷,是为交通行业赋能,也就是服务集团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内部业务历练,进一步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贴心服务加技术实力,但我们更需要勇敢地走出去,用我们自己的实力和底气,去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市场的认可。”
孙红梅说,自己最近这五年,发展与变化很大,尤其是从事业务工作这三年的时间,走访客户50余家,拓展客户30余家,带领营销团队累计项目签约近6000万元。而这五年,也是科技公司发展的五年,公司近年来开展的缅甸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设成果入选《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公司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庆市重点软件企业、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新阶段大步迈进。
“集团把我们科技公司定义为集团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主力军,我们就是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主动融入集团各业务领域和生产经营环节,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服务集团一体化发展大局。在这样的平台,才能展现自我,我最要感谢的,是科技公司给了我们机会和信任,我们才有可能展露自己。”孙红梅的低调和她所在的企业一样,用科技为企业的发展续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