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任务,助力集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家宏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龙江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局、统揽全局、引领变局、开拓新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川渝两地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明确宣示了新一届市委的决心态度。集团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凝聚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强大合力。
就进一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吴家宏强调: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领会参悟建设经济圈战略意图
认真领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意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夯实强大的战略后方,有利于在西部加快培育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打造内陆开发战略高地,有利于在西部形成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的新格局。
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统揽目标。要“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打造国家区域发展“第四极”,塑造极核引领力、科创驱动力、产业支撑力、改革牵引力、开放带动力、市场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全国发展大局的贡献度。
担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历史使命。交通运输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支撑,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强化责任使命,抓紧发展机遇。
二、学习先发经验、把握发展趋势,赢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主动和发展先机
把握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对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地区,积极学习借鉴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学习发挥交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支持作用。
把握体制机制创新是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加速实现“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可以有效保障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把握规划引领标准先行分步实施是重要的工作路径。例如,广东省2010年出台政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的要求,从区域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努力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把握为民便民惠民是城际出行服务的出发点落脚点。以市民出行需求为出发点,以运营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达到为民便民惠民的目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共同经验。
三、主动谋划落实、压实工作责任,有力有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找对标、结对子,借鉴成功经验。要加强与四川省、成都市有关兄弟单位交流交往,建立起横向联动、纵向衔接、定期会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学习四川省、成都市的好经验、好做法。
抓建设、畅通道,促进互联互通。要以建设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实施同城化推进工程为契机,提速推进1000+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按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确保按期通车、如期开工、务期必成。
优举措、强服务,便捷城际出行。要加快完善和提升双城经济圈交通出行服务供给体系,配合编制交通一体化五年行动方案。探索构建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交通出行同城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主城都市区“通勤圈”。
谋合作、促共赢,深耕川渝市场。要根据职责定位,在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主动思考、主动作为,持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长期深耕川渝大市场,扎实推进业务合作。
四、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履职效能,统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见行见效
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分管负责人要牵头抓实推进,责任单位、责任部门要落实专人,至少每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进行研究。
健全协同机制。要建立合作沟通和市场拓展工作机制,主动找对标、结对子,朋友圈要越来越广、新朋友要越来越多、老朋友要越来越铁。
推动人才交流。要在干部人才交流上下功夫,通过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干部职工素质能力。
强化指导考核。要加强指导、督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落实,并将相关工作任务纳入所属企业和部门考核体系。
战略企管部通报了集团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暨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任务,公交集团程龙、轨道集团王峙分别汇报了本单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总法律顾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